▲深圳汇聚“山海林田河草湿”等各类自然资源要素,拥有丰富且独特的资源本底。
将时光倒回,2019年8月18日,《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再次扛起了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深圳讲好生态故事再打一剂强心针。“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对生态发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也和深圳“生态立市”的工作部署不谋而合。
作为国内第一个获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的城市,深圳用行动为市民打造出了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
▲先行示范区建设五年来,深圳加速打造宜居宜业之城。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深圳已建成约3406公里的绿道网络,绿道覆盖密度全省第一;建成各类公园1290个。
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100%纯电动化,是全球首个达成此举的城市,也是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
“超充之城”建设全面铺开,累计建成投用充电桩28.7万个、超充站161座、车网互动示范站70座、综合能源补给站30座。
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78.7%,率先建成电力充储放一张网。
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7.8%、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臭氧浓度下降10.9%,PM2.5浓度17.6微克/立方米。
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310条河流按河长计算水体优良比例达73.9%。
在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优秀。
在线监测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无人船在茅洲河中穿梭采样、摄像头30倍光学变焦的无人机在100米的高空对建筑施工工地周边片区巡查……
为了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精准执法效能,深圳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也是将科学技术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2020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针对民生热点施工工地噪声问题,探索实施“远程喊停”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利用远程视频监控以及声级计、声学相机等先进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工地超时施工和噪声超标施工,对超时、超标施工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实时“远程喊停”,该模式先后被生态环境部正式采用并全国推广。
建设了覆盖全市重点涉水排污单位的水平衡智能监控系统,对重点排污单位用水排水平衡、污染因子排放、治理设施运转全流程全方位监控;
对涉VOCs排放污染源实施工况监控,实时掌握企业涉VOCs生产线与对应处理设施运作情况,由“点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
在施工工地安装一体化监控监测设备,建设全市扬尘源TSP在线监测和视频智慧监管平台,24小时实时监控;
用覆盖重点危险废弃物产生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等关键环节的可视化监管,对重点医废处置单位实施人、车“点对点”监管;
在多条道路定点安装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和黑烟车智能监控设备,加大对机动车遥感监测和监督管理力度,构建移动源监管网络。
▲持续推进VOCs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记者 曾舒琪 通讯员 李梦霞。
由点及面,连线成片,在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楼大厅,墙上滚动的大屏幕实时显示包括空气自动监测、立体塔监测、超级站监测、扬尘自动监测等16个项目的实时监测数据,一目了然。通过逐渐完备覆盖水、气、声、固态废料、移动源等多要素的感知端,重点污染源可视化自动监控全覆盖,全方位的智慧感知端和高效运转的处理端协同配合,深圳构成了一张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智慧监管网络。
此外,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力推行企业技术帮扶,通过积极主动对接企业,进一步探索企业所需,为企业排忧解难,深圳走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范本。
位于深汕地区的CCUS示范项目采用膜分离法、胺吸收法和微藻固碳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变废为宝”;深圳新能源产业园区中的公司自行研发的集成化AI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了数字赋能产业绿色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城市正加速崛起。通讯员 何柏颖 摄。
日前,盐田区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正式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是深圳首个且唯一一个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的项目,也是广东省首个滨海旅游度假区EOD模式项目,将推动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文旅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生态价值实现与整体价值提升。
2023年9月26日,深圳成功完成了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的拍卖,每吨蓝碳的价格高达485块钱,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拍卖总价达到了约188万元人民币。这次拍卖不仅彰显了市场对红树林保护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红树林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7月24日,由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推出的“碳金融”深圳新模式——“深圳担保集团-南山区-中小微企业19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资产)”在深交所正式挂牌。
深圳碳排放交易所成立于2010年,作为我国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平台,它启动了全球发展中国家首个碳市场,并在国内率先引入了境外投资机构。在碳金融创新方面,深圳交易所连续七次获得全国第一,配额现货交易额率先突破亿元和十亿元大关,配额流转率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成为了国内绿色低碳环保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所品牌之一。
在全球以GDP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背景下,深圳在2021年发布“1+3”GEP核算制度体系,首次提出并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这也是全国首个完整的ECO生产总值核算制度。通过GEP核算,深圳将无价的生态系统“有价化”,进而核算出一本科学的“生态台账”,助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
时下的深圳,尽管天气炎热,但仍不乏市民在莲花山登高望远,看城市中轴线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在深圳湾公园骑行,观山海连城交织共融,领略年轻城市的朝气与蓬勃;在长达约200公里鲲鹏径享山林绿廊、滨海郊野,探寻野生动植物的足迹。在深圳住上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这座城市正在变成一个大公园,这里不设门票,也没有围墙,全市域绿道成网。一条横贯东西的城市生态游憩绿脊,一条横贯深圳东西海岸串联公园、渔港、码头、古村的滨水活力蓝带,二十条山水生态廊道,纵横交错,通山达海。
2022年,深圳印发《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全市魅力生态骨架,形成蓝绿廊道织网的公园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建设“山海连城”的公园城市。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园数量达129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69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绿道总里程达3406公里。
2024年1月,深圳初步贯通了鲲鹏径、凤凰径、翠微径、阳台山环线、马峦山环线和三水线的“三径三线”远足径体系,约420公里,市民可以在深圳全境体验徒步山林、漫行郊野的乐趣。
2023年9月,经《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全员会议通过,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规划,深圳将高质量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力争2035年前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0%,建成“国际湿地城市”。
红树林水岸白鹭戏水、欧亚水獭频繁现身、华侨城湿地豹猫潜行……在深圳得天独厚的山海格局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等自然资源。
在深圳,每年约有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鸟类种数约占全国的1/4。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记录陆生原生脊椎动物6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18种,拥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61种。
从“公园城市”“山海连城”到“国际湿地城市”,深圳的生态野心正在一步步实现。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增长6.0%,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深圳在实现了“双第一”的同时,还完成了森林覆盖率约40%,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全国中等水准的1/3、1/8、1/5,空气质量在全国特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成绩。
▲深圳推动“山、海、城、园”有机融合,加快打造乐享生活的宜居城市。图为美丽的深圳湾。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一半山水一半城,一面是野趣横生的大自然,一面是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在深圳这片仅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山、海、林、田、河、草、湿等全自然要素。在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深圳,给出了自己的探索答案。深圳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全球优秀的人才到这里定居生活,因为这里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