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学材料和新能源产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材科技”)却因为不足的时间和复杂的技术选型,决定再次延期其募投项目进度,情况令人关注。
根据2月26日晚间公布的公告,东材科技的“年产20000吨超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原计划在2024年2月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如今企业决定将该项目的时间再度推迟至2025年2月份。显然,延误的原因并不简单,董事会表示,受地理政治学因素的影响,项目的关键设备交付周期遭遇重大挑战。尤其是来自德国和法国的设备生产商,其生产和运输进度都被外部因素所困扰。
在此之前,东材科技公开募投的债券已完成了民间市场的认可,并成功募集到14亿元的资金,其中1.85亿元专用于该技术改造项目。然而高额的资金并未能完全避免技术与设备的短板,公司的财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虽达到32.45亿元,同比增长14.8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减少了22.7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障项目质量,东材科技并未仅依赖国际设备供应商,而是采取了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相结合的定制化组装技术。这一选择虽然在某一些程度上提升了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门槛和工艺复杂性,尤其是在产品质量和性能指标方面。
“我们在投料试车阶段多次调整工艺参数,一直在优化关键性能指标,确保最终产品的行业领先水平。”公告中强调了东材科技对质量把控的重视,这也反映出公司在当前经济放缓趋势中所采取的稳健策略。技术虽有延误,但东材科技并未放弃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努力。
如今,东材科技正如何在市场中熠熠生辉的同时,守住自己的核心技术与竞争优势,备受行业人士关注。预计在之后的一年,东材科技将继续在技术与资金的合力中探索前行道路,能否成功迎来项目的转机,值得广大投资者重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