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地址: 济南高新区孙村镇大正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东50米
阅览概要:人会忘记,但时刻记住。这段印在报纸上,又被老张保藏了两年的音讯,似乎就像朱越锋与老张之间早已种下的约好,在两年后的今天完成了“双向奔赴”。加急的手术很顺畅,15日下午5时,老张顺畅出院回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手术不到20分钟,术中不打麻醉,术后不必穿弹力袜……下肢静脉曲张医治进入微创年代。”59岁的老张将这条印在2022年10月11日出书的《健康时报》上的音讯,用粉色荧光笔画了个“△”符号,并划出“浙大四院”几个字。
他将这份保藏了两年的报纸半数再半数,小心谨慎地揣进了兜儿,从江苏徐州赶往浙江义乌,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四医院求医。
11月13日,特快列车21:16从徐州动身,第二天早上到杭州南站再转高铁,全程十一个半小时,次日8:46才能到义乌。上车一坐下,老张双腿的酸胀不适感就激烈地袭来,弹力袜下,皮肤色素冷静的痕迹仍旧可见。
10年前,老张就曾在家园接受过一次静脉曲张手术。“其时是全麻,还住了一个多礼拜的院,但作用也不是非常好,‘蚯蚓腿’一向都还有。”老张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回想,今年以来,自己小腿上蚯蚓状的团块越来越显着,跟着最近气候转凉,皮肤也跟着一同痒起来,给他的日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能再拖了!”老张有保藏报纸的习气,订阅《健康时报》六七年来,感兴趣的内容,他都一向藏着。翻出这张两年前的报纸,他立刻就让儿子订了车票。
11月14日上午9时出义乌站,打车直奔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四医院。“朱主任的号?没了,要不你去诊室问问主任,能不能给你加一个。”循着挂号处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穿过一层层等候就诊的患者,老张敲开血管外科主任朱越锋的诊室,说明晰状况。“从徐州这么远过来啊?能够加,可是可能要多等一瞬间。”朱越锋告知老张。
11月13日,老张带着《健康时报》来到朱越锋的诊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第四医院 图
上午11时许,总算轮到老张,问诊之后,没等老张问询手术时刻,朱越锋先开了口:“一般的状况咱们是今天先做查看,然后再确认手术时刻,分两次。但你从徐州过来太远了,你今天不着急的话我给你加一台手术,晚一点做完你直接就能回家。”朱越锋一边说,一边在就诊单上写下了“加急,今天手术”,交给老张,让他赶快去办手续。
老张掏出了叠在兜里的《健康时报》,打开,指着上面的报导:“谢谢大夫,我便是看着这个报纸,奔着你来的。”看着报纸上的文字,朱越锋的回忆也有些含糊:“噢,谢谢你,时刻太久,我都快忘了。”
人会忘记,但时刻记住。这段印在报纸上,又被老张保藏了两年的音讯,似乎就像朱越锋与老张之间早已种下的约好,在两年后的今天完成了“双向奔赴”。加急的手术很顺畅,15日下午5时,老张顺畅出院回家。
回到家,老张把那张写着“加急,今天手术”的就诊单和保藏的一摞厚厚的《健康时报》放在了一同。转过身,他对儿子说起了这次美妙的阅历:“感谢这份报纸,真的特别走运,我碰到了一位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