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是好公司,上市后却不干人事了,这是我在这个春节期间产生的最大感慨。此次春晚节目中,机器人扭秧歌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这背后的宇树科技尚未上市。栋梁这一个节目所应用的数字孪生技术,还有全和科技那世界上最大的 3D 模型库,它们都没上市。能够为视障者以及听障者转播春晚提供巨大帮助的强导科技,同样没有上市。战风英伟达的中国大模型 deep 深度求索,也未上市。为啥这些如此优秀的公司都不上市,而上市的那些我们却觉得不怎么样呢?这是错觉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公司上市前好好的,上市后就像变了个人,甚至让人有种上市就为了卖公司的感觉,究竟为何呢?我认为第一点在于,上市之后,它们变得身不由己。上市前,面对的投资人多是大财团、大基金,这些机构并非只盯着这一家,亏点慢点都能接受,不着急,啥时做成啥时算。
可上市后,就得面对众多股东甚至股民的利益诉求。兄弟,你得赚钱啊!不行就把经费砍砍,别总搞研发了。有些公司的决策层就会受此影响,之前长远的雄心壮志,只能为短期的利益低头。
第二,上市条件确实给不少优质公司设了重重关卡。尤其是对于科学技术创新企业,既要市值,又要研发投入,主板还要求企业连续盈利、经营稳定。这些条件使得许多优秀但尚未成熟的科技类公司,根本达不到上市标准。
第三,随公司上市,我们看待这一些企业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变。就拿寒武纪来说,号称“AI 芯片第一股”。要是它没上市,像现在能冲 OpenAI 叫板两声,寒武纪也能跟英伟达叫叫板。可如今寒武纪上市了,总亏损这事就遭大家诟病,特别是在其股价大涨之后。
这就好比谈恋爱时,男的帅点,女的漂亮点或许就行。但要谈婚论嫁了,就会要求男的得出去挣钱,女的得操持家务带孩子,各种新要求就来了,这不就易产生矛盾嘛。咱们对上市公司上市后的不满,原因大抵在此。
其实,许多未上市的科技公司能够快速地发展,也是因为站在了众多已上市公司的肩膀上。比如阿里云在春晚中展现的强大云转播和 AI 技术,就为众多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上的支持。阿里云早期也不被看好,如今却成了众多初创公司的成长土壤。所以,认可和投资,咱们得区分开,就像谈恋爱和结婚,标准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