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地址: 济南高新区孙村镇大正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东50米
此前轰动一时的哈尔滨某小区装修拆除承重墙事件,如今终于等来了官方处理方案。
就在一个多月前,哈尔滨某小区被爆有租户为装修健身房私自拆除承重墙,导致楼体出现多处裂缝,场面十分骇人,随后该楼240多户居民紧急撤离,事后预计总体损失超过1.6个亿,事发不久后,私自拆除承重墙的租户以及施工队也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事情被爆出后一时成为热点话题,网友们对该事件最为关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究竟谁该为这起事故负责,二是这栋楼后续该怎么处理?
如今这件事情总算等来了官方处理结果。近日,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事件调查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9名国家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就房屋建筑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形成专家组意见,认为检测、监测、鉴定及修复方案编制等技术工作程序合理,内容全面,分析和鉴别判定的结果可信。
简单总结一下,对于第一个问题,即谁来为事件负责,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对两名承租人、两名实施工程人员以及一名物业经理共五人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涉事房屋的房东和物业公司也将从重按上限处罚。
当时事件曝光时,网上流出了很多现场图,有些图看着很严重吓人。不少专业技术人员也称由于承重墙被砸,房屋建筑结构已经被破坏,整栋大楼已经失去修复价值,即使做修复,作为每天都在这栋房屋居住的业主,不仅难以承受恐慌心理,而且由于房子经受过严重破坏,这件事又闹得人尽皆知,房屋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少人建议干脆拆了重建算了,但拆除重建的费用又过于高昂,尽管事件主要负责人已经受到处理,然而上亿的重建费用是这几个人绝对难以承受的,业主们想要分文不掏住进新房基本不可能。
已经被破坏成这样了,真能修好吗?按照官方说法,此前流传的楼体山墙贯通大裂缝的图片并非涉事楼体,而是自媒体引用的网络图片。
对于这一点,有记者朋友到现场进行确认,根据记者的说法,涉事楼体的外观看上去与普通楼房并没什么明显区别,开裂情况也不像网传的部分图片那么吓人,看来事故鉴定报告还是有现实依据的。
涉事小区所在的松北区委托了国家和省级权威专业机构全方面开展了楼体结构检验测试、变形监测、结构安全鉴定等有关技术工作,并制定了修复方案。
其一,根据对该楼体以及全部248户房屋具体检测,该楼体每层竖向承重墙构件总数为50个,承重墙截面总面积42.98平方米。健身房装修拆除的承重墙只是其中一个构件的部分墙体,拆除截面面积约0.48平方米,仅占该层承重墙总截面面积的1.12%,而拆掉的其他墙体并不是承重墙。
其二,松北区委托了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楼体变形监测,连续30日不间断监测显示,各监测点数据均在国家标准允许值范围内,未见异常。
其三,松北区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开展楼体结构安全鉴定,鉴别判定的结果为除拆除部位邻近结构构件受影响外,结构整体安全稳定,修复后可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也就是说,经过几轮几方检测后,该楼被破坏的承重墙部分占承重面积较小,不足以影响整体结构安全。
最终鉴定机构给出了详细的修复方案,称“采用不低于建造时的标准修复合理可行”。针对修复费用的问题,松北区给出的信号是维修费不需要居民承担,修复工作将委托省内一流建筑业企业进行。
处理方案下来以后,对解决方法的看法分为了两派人,一派人认为鉴定报告比较详细靠谱,解决方法也是在减少损失的基础上最可行的了;另一派人则觉得拆了承重墙居然还能修,还要让人继续住,谁能保证后续不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以后若还有人效仿这种行为,是不是都一律缝缝补补继续住,最好的方式是拆了重建,至少业主的安全风险以及财产损失会少点。
虽然修复方案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质疑,毕竟再怎么修也变不成“原装楼”,不少人也对专家的说法持否定态度,有一方面原因也是被“专家”这个名头搞怕了,不过现在事故鉴定书和修复报告一般都是签字人终身责任制,如果加固方案再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签字的都是第一责任人,这也是对工程安全质量的一种保障方式。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确定的是业主们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修复的房子以后还敢不敢住不说,房屋的资产价值受损太大,想出售或出租更是难上加难,不少业主还在还房贷,碰到这种事情可真是没处说理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