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登录入口
  • 3
  • 2
  • 1
  • WAPbanner
华体会登录入口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体会登录入口

世界最穷国黄金储量却是我国的10倍网友:端着金碗讨饭

发布时间:2025-02-02 作者: 华体会登录入口

  可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国家,别说1000万了,他们国家发行的某些货币上,光数0都能让你头晕脑胀。不过可笑的是,一张动辄上亿的钞票,却未必能换来一枚鸡蛋。

  这便是世界最穷国家津巴布韦的真实情况,这里的人均GPD仅有10美分,相当于6、7毛人民币。之所以当地央行滑稽地印出巨额面值的货币,也只是经济危机下的饮鸩止渴,恶性循环之下,贫穷四下蔓延,民众苦不堪言。也许上午能买到一个西瓜的钱,下午连一只苹果都吃不上了。

  随贫穷而来的是疾病和瘟疫,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太差,当地人的普遍寿命都不高,无论男女都很难活过40岁。

  放眼全世界如此低的平均寿命都极为罕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津巴布韦究竟落后到何种程度。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1980年4月18日宣布独立。正如他们的国歌中描述的那样:山川、河流、土地、花草、树木……各种资源应有尽有,愿上帝保佑我们的土地。

  事实证明,他们的上帝做到了,而且对他们不薄。这里的气候宜人,很适合发展农业,这里出产优质的鳄鱼皮,能够为奢侈品包包提供珍稀的原材料。

  最让人眼馋的,津巴布韦还是世界公认的矿产资源大国,这里盛产黄金、铬、石棉、金刚砂等抢手的资源。

  就拿黄金来说,津巴布韦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约1300万吨,年产量在20吨左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截止2019年底,我国探明黄金资源储量14131.06吨,仅仅是津巴布韦的千分之一。

  要知道津巴布韦的国土面积只有39万平方公里,还没有四川一个省大,这样看起来,津巴布韦简直就是长在金矿上的国家。

  沙特仅靠挖掘“液体黄金”石油就能富甲一方,酋长们坐拥镶钻跑车、妻妾成群,迪拜更是成为全世界富人趋之若鹜的尊贵之地,怎么津巴布韦人却沦落到躺在金砖上要饭的窘境呢?

  其实在津巴布韦宣布独立建国后的一二十年,这里的人过得还算不错,甚至一度成为非洲和西方世界的“宠儿”,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粮食自给自足,还是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

  津巴布韦绝美的自然风光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驻足,被西方世界誉为“度假天堂”,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直到千禧年的到来。

  2000年,由于严重的旱灾,津巴布韦的粮食产量急转直下,人民的口粮只能从国外进口。

  无论在啥地方,民以食为天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由于吃不饱肚子,百姓根本无心从事经营生产,津巴布韦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严重滑坡。

  同年2月,穆加贝政府打着“确保更多人获得土地,更有效利用土地”的旗号,在津巴布韦进行土地改革,赶走了白人农场主,把他们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分给了穆加贝的亲人和随从,由于这部分人没什么农业生产的经验,加上白人农场主离开前破坏了大量耕作设备,导致粮食缺口慢慢的变大,经济衰退程度愈发严重。

  2005年至2008年里,津巴布韦的主要出口商品玉米和烟草产量分别下降65.8%和72.2%,让津巴布韦本就水深火热的经济现状更是雪上加霜。

  从2000年开始直到2009年,这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始终为负数,国民经济已然崩溃,通货膨胀随之而来,天价货币应运而生。

  其实在津巴布韦建国之初,津巴布韦币还是很值钱的,那时候津元和美元的比率是0.68:1,津元比美元还要贵重些。

  到了1994年,由于津元的不断贬值,津元对美元的比率来到6.82:1,跟今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差不多,也算还好。

  1997年,津巴布韦国内爆发内乱,原因是参加解放战争的老兵觉得补助金太少,为了平息动荡局面,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津巴布韦政府决定大量印钱。

  任何一个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还会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津巴布韦币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跌入万丈深渊。

  不怎么靠谱的土地改革后,2003年津元与美元的比率再创新高,来到1000:1。短短23年间,津元贬值了1400倍,而这种“摆烂”还远远没有到头。

  2003年11月,吉登出任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之后,更是把印钱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火力全开,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让世界看了个大笑线年底,津元和美元的官方汇率达到了逆天的18位数,这串数字摆到非专业人士面前,恐怕光念出来都会成为一道世纪难题。而在地下黑市则更加夸张,要23位数的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

  对于这一段时期的津巴布韦人来说,钱真的就是一个数字,也仅仅就是一个数字。男方上门提亲,如果不给个几百兆亿津元的“彩礼”,只怕婚事能不能成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一新政实施后,津巴布韦的经济终于有了点起色,2011和2012两年,津巴布韦的经济增长率终于由负转正,人民生活也有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提高。

  不过津巴布韦的美元化带来了新问题,家家户户本身就不富裕,把家底都换成美元后猛地发现,市面上啥东西都贵的要命,消费能力一下子就下降,导致通货紧缩,货币流动性不足。

  为了提高货币流通性,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发行国债,想运作些大项目,可是常年的通货膨胀和民不聊生,早已让政府失去了公信力,债券根本无人问津。

  于是,短暂的美元化“强心针”让津巴布韦经济回光返照一下之后,经济的下降带来的压力依然根深蒂固。

  2005年,美国将津巴布韦列入“前哨”国家之一,也就是布什总统口中的“邪恶轴心国”之一。

  既然被打上了反派的标签,制裁手段当然没有过分之说,除了传统的武器禁运、旅游限制和冻结财产三板斧外,欧盟完全冻结了津巴布韦的信贷、投资和技术支援,直到今天都没有彻底解除。

  这就直接造成了津巴布韦跟世界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只能进入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所谓本土化,就是彻底扫清津巴布韦的外资企业,对于现有的外资企业,要么彻底卷铺盖走人,要么必须把51%以上的股份转让或预留给本国人,摘掉外资的帽子。

  在全球市场化的趋势下,津巴布韦政府粗预市场的结果可想而知,自打这一政策从2007年出台以来,国内的外资企业就联合起来进行,根本推行不下去。

  且不说白人愿不愿意出售股份,就算出售,一穷二白的津巴布韦,能有几个人当地“土著”有如此的经济实力接盘呢?

  政府拍脑袋想出的政策,绝对没考虑推广的可行性和后果,直接引发外资的恐慌情绪和踩踏出逃。

  很多矿场由于缺乏资金,不得不面临破产的结局。穆加贝政府始终没搞清楚状况,即便黄金储量再高,挖不出来,卖不出去,跟石头又有什么分别。

  外资本土化的初衷是挽救经济,可实际却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从2015年开始,津巴布韦的经济陷入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5个人里只有1人在工作,贫困率高达60%以上。

  随之而来的是颇为严峻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治安问题,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生了病大多只能等死,偷窃抢劫成了家常便饭,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也让津巴布韦曾经引以为傲的旅游业陷入极度萧条。

  2017年,一场军方发起的政变后,穆加贝主动辞职,11月24日埃莫森·姆南加古瓦成为津巴布韦的新总统,并迅速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举措。

  这些举措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彻底废除“本土化”,姆南加古瓦总统在宣誓就职时就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布:

  紧接着姆南加古瓦政府就修订了本土化法案,除了钻石和铂金这两种矿产必须是本国占股51%以上,其他所有行业都不限制外资的持股比例。

  姆南加古瓦政府的新政取得了一定效果,虽说还有一些被伤过的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可依然有不少慧眼独具的战略投资者相中了津巴布韦这块蒙尘的璞玉,其中就包括中国。

  2017年12月6日,中国政府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了三个政府间协议,其中包含两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一份优惠贷款的框架协议。

  在去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郭少春列举了中津合作项目的丰硕成果:

  4、中国援建的津巴布韦国家体育场、新议会大厦、国家药品仓库、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学校、医院,还有1000口水井

  不仅如此,面对津巴布韦国内肆虐的疫情,我国连续派出了19批援津医疗队远赴非洲大陆,医护人员不辞辛劳、冒着巨大的风险,奋战在异国他乡防疫一线,为当地民众解除病痛。

  中津两国关系亲密,促使不少中国企业和中国劳工选择在津巴布韦投资和工作。据《先驱报》报道,去年,中国投资智睿矿业资源有限公司为一家倒闭了21年的铜矿注资,兴建了一家新的铜矿处理厂,并占据其65%的股份。

  但值得中国劳工警惕的是,津巴布韦毕竟是个非常落后的非洲国家,很多小矿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津巴布韦的新政府尽管让当地人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变,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赶上世界其他几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虽说在2019年,新政府又一次推出了新津巴布韦币,可新币的实际价值依然形同废纸。

产品推荐

首页

产品

咨询

1

电话

联系